从苏州古城最高点北寺塔环视,河街相邻、小桥流水,格局千年未变。从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至今,苏州保留了中国城市最完整的脉络肌理。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载体,这里成为寻访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篇章。
2500年岁月沉淀出的昆曲、评弹和园林、苏绣,早已成为世界辨识中国的鲜明符号。吴风悠扬、民情雅致,“最江南”,是时间在这座城酿出的气韵。
这是2023年4月10日拍摄的苏州城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以文化城,城以文兴。苏工、苏作里的极致追求,涵养出时时争第一、处处创唯一的城市气质:苏州各县级市常年居全国百强县前列,其中昆山位居榜首多年;拥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常年领跑全国;专注实体经济,筑链强链延链,正成为全球工业地标。
既厚文崇教又精工重商,人文与经济在苏州相融互促、相得益彰,一如姑苏“双面绣”璀璨千年。
水运水韵 脉动千年
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4月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启用,展现其扎根中国、深化合作的决心。作为江苏唯一的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园区已汇聚外资研发中心200多家、跨国公司总部118家。
1994年,始建于南宋的网师园内,中国与新加坡两国代表就园区合作事宜反复谈判,激烈讨论后下楼散步,观一池碧水、听一曲评弹,苏州独有的文雅让博弈顿时变得柔和。换景也换心境,最终成就园区这个“对外开放窗口”。
回溯历史,唯美姑苏与富庶苏州双向奔赴、共生共荣,交融汇聚成生生不息的城市脉动。
濒临太湖,北依长江,京杭运河南北纵贯;拥有两万余条河道、401个湖泊的苏州缘水而兴:春秋时期造船勃兴,航运起步;汉代以来兴修水利,农业兴盛;隋朝开凿运河,发展漕运,枢纽初成;唐宋以降,港口云集,市集密布,跻身江南雄州,财赋甲于天下。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唐代诗人杜荀鹤笔下的景致,时至今日依然随处可寻:周庄、锦溪等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古城区水陆并行,垂柳之下护城河碧波荡漾;现代感十足的园区,也坐拥金鸡湖、阳澄湖的湖光水色。
文脉如水脉,静水方能深流。泰伯奔吴教化初开、几经“衣冠南渡”渐成文化中心的苏州城,仍旧古雅充盈:苏州湾博物馆2023年1月开馆即成网红打卡地,“一封来自汉朝的文书”“丝绸之路上的汉唐生活礼仪课”让厚重历史有了时代表达;藏身平江河畔的琵琶语评弹艺术馆,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只为听一曲吴语《声声慢》……
评弹演员吴亮莹在苏州市姑苏区一处评弹茶馆演唱苏州评弹版《声声慢》(2023年4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历史文化是源,城市发展为流,源远方能流长。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历史不仅给苏州留下精致文化,更有家国情怀。
胸怀天下的城市气度,让苏州勇于“为国探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转工”,借助浦东开发开放实现“内转外”,围绕高质量发展推进“量转质”,如今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争做引领示范。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声声慢》柔美旋律的背后,是苏州昂扬向上的城市基调:1月至4月实际使用外资50.4亿美元,同比增长7%;博世新能源汽车、太古可口可乐等重要外资项目先后落子;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发布“百强产业集群”,苏州和上海各占5席、并列第一。
一架绣绷,十指春风。自寒山寺出姑苏城西行20多公里,太湖之畔有全国最大的苏绣生产和销售中心镇湖街道,其顶级技艺双面绣形象诠释苏州魅力:一面江南气韵浓厚、人文鼎盛,一面产业地标耸立、经济繁荣。
苏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惠芬在刺绣双面绣(2019年6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瑞士向中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 脑机接口,帮人开口
- 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 英媒:文物被盗暴露大英博物馆荒谬做派 拒还文物理由十分侮辱人
- 方圆之上绘“湖山”,品杭州亚运会奖牌里的东方美学
- 杭州亚运会:文化交流韵味十足
- 甘肃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关于黄河风情线销售厅代销者的征召启示
- 勠力同心 共筑堡垒——京津冀防汛抗洪救灾综述
- 一带一路全球行丨“锦”绣丝路,万里同风
- 美国波士顿市发生枪击事件 至少8人受伤
- 中新网评: 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鼓舞前行之路
- 行走中国湿地城市|银川鸣翠湖:百鸟和鸣,微缩的“塞上江南”盆景
- 暑期游火爆 重庆“单轨穿楼”景点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销量稳步增长 参与多行业精细化生产
- 现代科技守护古老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