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内涵发展的特色建设之路
来源:中国信息报 文章作者:武海顺
;
近年来,山西师范大学致力教师教育改革,大胆探索特色建设之路,取得了一些初步的建设经验。我们的体会是,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在坚持“师范性”这一共性特色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培育特色课程,培养特色人才,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发挥优势,不断创新,形成品牌优势。
第一,特色课程是高师院校特色建设的根本。
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教育区别于其他行业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教师教育是高等师范院校固有的特色和优势。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要坚持和强化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师范性”课程体系。
要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凸显师范教育特色。对学生进行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的培养是高师院校的教育特色,而体现这一特色的课程设计已经不能仅仅是传统的“三字一话”,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完善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我们认为完善的教师教育学科课程应该包括这样四方面内容:一是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使学生从深层次上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系统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二是教学技能课程,通过网络使用、课件制作、板书设计等课程强化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三是学科教材分析和课标解读,让学生熟悉基础教育各学科教材和新课标,提高教材的把握能力;四是中学课堂教学实践和观摩课,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中学课堂教学,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尽快、尽早实现角色转变。
要扎根基础教育实践,提高学生教育实践能力。一方面,通过教育实习,特别是“顶岗支教实习”等方式增加教育实践时间与教育实践课程,使学生在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与综合素质,尽快实现从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高师院校的相关教师和研究生也要积极参与基础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认识,掌握大量第一手的研究素材,并从调查研究过程中提炼出一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从而站在基础教育研究和发展的前沿,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切合实际的理论指导,继而形成高师院校的特色和优势。
第二,特色人才是高师院校特色建设的关键。
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的重任,其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就决定了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高师院校的人才特色,主要由教师特色和学生特色两方面构成。教师是高师院校承担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学生是高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师院校人才特色的强化,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
具有高师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是高师院校人才特色的核心要素。建设一批具有高师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是高师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师院校的教师,必须既要具备相当的学术科研水平、专业学科知识和广博的专业背景,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能将最新的学科知识带到课堂;还要熟悉基础教育实践,掌握相关的教师教育理论,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教师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终身受益。
学科带头人是高师院校教师队伍的灵魂,集中体现着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因此,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是高师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由学科带头人领衔,凝聚科研团队,凝练学科方向、搭建学科平台、提升科研实力、培养特色人才,是高师院校师资
·上一篇文章:周口师院优秀校园文化促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篇文章: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