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教育 > 中华文脉

《论语》中的仁德观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世界儿童文学网

  仁是指人的心性、本性,是内心的善念,而不是指某一方面的才能。子路、冉求、公西赤是孔子弟子中很有本事的了,可孔子在回答孟武伯对他们的询问时也只是讲讲他们的才能。子路可以负责一个大国的兵役、军政工作,冉求可以当一个大夫的总管,公西赤善于外交,可以衣冠整齐地接待贵宾。当孟武伯问他们三位是否仁时,孔子却说“不知”。

  孔子对仁的要求标准很高,一般不轻易许人以仁。连他自己都不敢称仁。《论语·述而》中孔子自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在孔子看来,要说仁,只有那些能以天下苍生为念的人才可当之无愧,比如“殷之三仁”(微子、箕子、比干)。孔子认为,有才者未必有仁,未必有德。尽管子路、冉求、公西赤这三位学生都各具才能、各有所长,甚至在仁上面的修养也很深,但孔子仍不轻易许之为仁。这说明他们的行为中有仁的成分,但仁还不纯,还没有达到至高境界。仁道至大,岂敢轻言。

  苟志于仁则无恶

  孔子把仁的作用看得很大,他在《论语·里仁》中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做恶事了。本性有仁,便有善念,便会向善、择善、行善、至善。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意思是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地喜欢人、憎恨人。原因是他们没有私心,客观公正。

  人人都有爱恨,有喜欢的人,有讨厌的人。但有时由于不明智,喜欢的可能是坏人,讨厌的可能是好人。更有甚者,出于私心而有其好恶,他的好恶不是出于本心,而是出于利害。为了个人私利,他可以颠倒是非,可以把恶当善,把坏人当好人,把好人当坏人。而仁者的爱恨是没有私心的,他们不是从自我私心出发,而是本于大道出发,“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好就是好,恶就是恶,不会因利益诱惑而改变,不会因众声喧哗而改变,不会因权力地位而改变。

  既然仁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德,那么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出违背仁的事情。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很多人以为儒家只讲“仁义”不讲利益,其实不然。孔子并不否认人的欲望,他很清楚,人往往都会对物质有所追求。所以他特别强调一定要以“道”得之,用正当的方法去追求、去选择。而其中仁就是根本,是标准。

  这种以仁为标准的利益观、财富观不是一时,而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坚持,特别是在最不容易坚持的仓促匆忙之间、颠沛流离时也要坚持。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在心情平静、境遇良好时行仁行善要相对容易,在仓促匆忙之间、颠沛流离时行仁行善则要相对困难得多。

  有了对仁的追求,在孔子眼中,仁甚至比生命更重要。他在《论语·卫灵公》中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十分宝贵,但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仁。“无求生以害仁”,就是不要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国家、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杀身成仁”也植根在很多志士仁人心中,成为他们的生命准则。

  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很崇高,也很重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不断的努力,但这却不是人人都愿意做的。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之所以大力倡导仁,一方面仁确实是一个人的最好品德,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天下仁人不多,仁德不兴。所以,孔子感叹他没有见到能有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人。人们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力量不够,是用心不够。

  针对这种现象,孔子指出,关键不在于力足与不足,而在于是否有行动的仁心仁念。

  虽然仁的标准很高,能够达到仁的人很少,但孔子还是反复强调,要朝着仁的目标迈进,只要努力,仁就会实现。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意思是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行仁,仁就来了。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重?

下一篇那些藏在古诗中的月球“运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