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背后的校园精神困境

歌声背后的校园精神困境


来源:湖北日报  文章作者:李琼

  在华中师范大学天空合唱团即将迎来 10年团庆之际,本报以“桂花般的歌声或将消逝”为题报道了其遭遇的困境。

  越来越多的成员退出,使合唱团在人员上难以齐整和延续。退出的原因,集中在备考四六级、考研、实习等。在不少团员的选择中,就业的现实压力压倒了个人的兴趣选择,压倒了基于心灵本身的艺术热爱。

  与其说这是合唱团发展的困境,不如说这是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上的困境。人们在为天空合唱团的生存感慨和担忧,但是没有办法去责怪任何一个退出的人。没有人能够否认,考研、找工作是更实在的发展需求,考研季、就业季已经在社会中显现出非常激烈和残酷的竞争景象,绝大多数人都面临相当艰苦的付出和牺牲,更何况是放弃参加合唱团排练和演出这种没有任何现实帮助和收益的活动。

  这同样也是校园生活和大学精神的困境。往前追溯一点,在大学校园里,不仅是天空这样的合唱团,还包括话剧社、摇滚乐队等等,都是校园生活极具吸引力的部分,它们是最为纯粹、最为灵动、最有生命力的校园符号,甚至代表最富含创造力理想主义的校园精神。它们因兴趣和梦想而聚集,抒发青春的梦想、力量和思考。但在现在的校园里,尤其是高一点的年级,各种备考班、考证班显然比社团更具人气。坚守梦想,坚守脱离于现实压力的纯粹,成为一件相当艰苦而奢侈的事情。

  天空合唱团是一个获得过国际大奖的非职业合唱团,它能不能留住团员、能不能继续延续,成为一件音乐界和媒体关注的事情。走半职业化的道路,成为合唱团对抗人员流失的一种考虑和建议。但往更深远处思考,这样的路径,或许能延续一个作为品牌的合唱团,却无法为大学校园挽留住合唱团、乐队、剧社所有的成员和观众。它们是环境的产物,是梦想和创造力土壤的产物,只要大学教育、校园生活受到社会现实和功利性考虑的挤压,它们的生存和延续就难免出现危机。这不是一个合唱团的负责人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整个大学、整个社会需要反思的事情。

  也许有人会说,校园生活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发展之外,校园生活的内容必然要随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就如手机和网络联系取代了寄来的家信,取代了宿管员阿姨在楼道里的呼喊一样。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这也是承载年轻人梦想和创造力的领域,承载创新动力和社会理想的地方。当整个校园都在为招聘会、都在为考研班而奔忙、而牺牲、而行色匆匆的时候,校园里最为珍贵的资源也在随之流逝,这跟应试教育的危害是一个道理。


·上一篇文章:医学毕业生平均薪酬最低 一流高中生不愿读医
·下一篇文章:“慈母多败儿”以爱的名义培养犯罪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n/news/sikao/13524854582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