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名牌大学困惑:拿什么来吸引优秀学生(组图)

非名牌大学困惑:拿什么来吸引优秀学生(组图)


来源:人民日报  文章作者:佚名

   浙江师范大学“重奖招生” ,引起一片热议。究其实质,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高校如何行使招生自主权,如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和港校在内地招生相类似,“重奖招生”也许会产生一定的“鲶鱼效应”,不失为高考改革的一种尝试。

  因为关乎考生的前途命运和切身利益,几乎每一项高考改革举措出台,都会引来争议。且不要太过担忧,也不必忙着质疑,给这些改革一点时间,实践的检验最能说明问题。本期刊发报道和评论,旨在与读者们共同关注这一话题。                   

  —— 编  者

高校重奖招揽高分考生 任 洁绘
高校重奖招揽高分考生 任 洁绘
高奖金招揽高考优秀考生 任 洁绘
高奖金招揽高考优秀考生 任 洁绘
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招生咨询会,图为考生在咨询会现场。
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招生咨询会,图为考生在咨询会现场。

  2009年高考招生进行时,“只要高考成绩居浙江省文、理科前100名,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就可获得20万元的重奖。文科前150名、理科前200名,奖励15万元……浙江以外省、市、区文科前1000名、理科前2000名的考生,奖励大学本科期间学费……”浙江师范大学发布的该招生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专家、家长、考生、网友议论纷纷,观点各异。有支持者,坚持认为应该给浙江师大“巨奖招生”一些掌声,认为这是在对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纠偏;有反对者,坚持认为奖励高分新生的钱没有用在“刀刃”上,称用高额奖学金吸引高分考生的做法实际是一种“不公平竞争”。

  招生进程过半,来看看浙江师大此举的效果如何。记者于7月17日联系浙江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兼学生处长朱坚,了解到截至当日,尽管很多考生和家长进行电话咨询,但最终浙江省内前100名的考生没有一人报考浙江师范大学,而省外的招生情况是,仅在江西省有2名免四年学费的和5名免一年学费的考生报取该学校,即招到2名文科位列前1000名,理科前2000名的考生和5名文科前1500名、理科前3000名的考生。

  这样的举措、这样的结果,折射出什么问题?向前探究,浙江师大此举是无奈之举还是有炒作之嫌?通过重奖招揽生源的方式,到底是高校之间的合理竞争还是有害无益的教育顽疾?众多在招揽生源中不占据优势的高校,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吸纳到优秀的生源?

  重奖招生背后的原因--是无奈之举还是炒作之嫌?

  朱坚告诉记者,近年来,受学校类型、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浙江师大生源质量与学校的办学实力相比,不令人满意。另外,在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背景下,录取分数呈扁平化趋势,高分考生较往年也相对减少。  

  记者了解到,生源不理想确是近些年来困扰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尤其是省级师范院校的问题。以今年山东的录取情况为例,曲阜师范大学文科招生计划为545 人,结果投档仅投出 133 人,理科招生计划为620 人,结果只投档 70人。华南师大理科招生计划为9人,结果只投出5人,山东师范大学理科招生计划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缺额。首都师大教务处负责人在几年前就曾呼吁,目前对师范院校有两种误解,一是认为师范院校只培养师资,二是认为师范院校的教学水平不高。这些误解都对师范院校招生工作十分不利,尤其是对与首都师大同属省级院校的浙江师大、福建师大、南京师大、吉林师大和云南师大等省内及部分偏远省份的师范类院校。

  冷热不均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师范类院校。记者了解到,今年安徽的录取情况也出现了冷热两重天,“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及沿海发达地区,因为优质教育资源充足、就业机会多,仍是高分考生报考的首选地。宁夏、贵州、甘肃、新疆、陕西等西南和西北地区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教师领导力漫谈
·下一篇文章: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n/news/wenhua/0972613617945.htm